社會保險 >> 養老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熱點問題深度解讀 發布公告時長:2012/3/16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已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為推動社會保險法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司法部定于2011年7月4日至10日在全國開展社會保險法宣傳周活動,為了使廣大讀者準確地學習和了解社會保險法,本報記者就社會保險法有關內容采訪了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并就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有哪些?

梁席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規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主要覆蓋城鎮各類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原則上按照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執行。城鎮個體勞動者也要逐步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繳費比例和待遇水平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本決定精神確定。《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擴大了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明確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因此,目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主要覆蓋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

2、什么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繳費義務人?

梁席民:(1)以職工身份參保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目前規定的繳費比例是,用人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個人按本人工資的8%繳費。(2)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的,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后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3、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模式是什么?

梁席民: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進人基本養老統籌基金,用于支付職工退休時社會統籌部分養老金(即基礎養老金),基本養老統籌基金用于均衡用人單位的負擔,體現社會互助共濟;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進入個人賬戶,用于負擔退休后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支付,體現個人責任。

4、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是多少?

梁席民:計算用人單位應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是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在一定時期(一般以年計算)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的總額。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全體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比例,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規定,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的,應報勞動部、財政部審批。

5、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是多少?

梁席民: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基數是本人工資。在實際操作中,本人工資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全國各地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已統一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

6、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是多少?

梁席民:《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統一了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繳費辦法,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

7、個人賬戶是否可以提前支取?

梁席民: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賬戶的建立,是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關鍵之一,直接關系到每個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個人賬戶資金是職工工作期間為退休后養老積蓄的資金,是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重要組成部分。1997年,《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明確規定,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于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原勞動部辦公廳印發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勞辦發[1997]116號)進一步規定,只有出現職工離退休、職工在職期間死亡或者離退休人員死亡等情形時,個人賬戶才發生支付和支付情況變動。

8、個人賬戶的繼承是如何規定的?

梁席民:個人賬戶資金是職工個人工作期間為退休后養老積蓄的資金,具有強制儲蓄性質,屬于個人所有。原勞動部辦公廳印發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勞辦發[1997]116號)進一步規定,職工在職期間死亡或者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如果其個人賬戶尚存余額,余額中個人繳費本息可以繼承。職工在職期間死亡時,其繼承額為其死亡時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本息。離退休人員死亡時,繼承額按以下公式計算:繼承額=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個人賬戶余額×離退休時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本息占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比例。繼承額一次性支付給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繼承人。

9、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梁席民: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堅持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權利與義務相對應;政府主導和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相結合;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

1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創新的顯著特征是什么?

梁席民: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實行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養老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最低標準基礎養老金;二是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辦法,地方財政對農民繳費實行補貼。

11、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原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梁席民: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原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老農保)相比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主要有:(1)老農保沒有明確的財政補貼標準,只有集體經濟適當補助,隨著經濟體制的轉換,集體經濟補助也沒有了。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明確規定,國家財政直接支付基礎養老金,省、縣兩級財政對參保人員給予補貼。(2)老農保是參照商業保險模式設計的,養老金待遇完全由個人賬戶積累總額確定,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參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模式,實行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出資,今后的基礎養老金領取標準將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逐步遞增。

12、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

梁席民:我省行政轄區內具有農業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自愿參加新農保;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1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如何劃分?

梁席民: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個人繳費標準為年繳納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個繳費檔次,參保人每年可自主選擇一個檔次繳費。城鎮居民保險從100元到1000元分10個檔次,自主選擇繳費。

14、新農保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多久?

梁席民: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其間因特殊情況可以間斷,只要累計滿15年即可。地方可以采取按年繳費方式收繳保費。

15、參加新農保政府如何給予補貼?

梁席民:農村居民參保繳費時,地方財政為參保人給予定額補貼。補貼標準為:繳費100元補貼30元;繳費200元補貼35元;繳費300元補貼40元;繳費400元補貼45元;繳費500元補貼50元。所需資金,省級財政補助60%,試點縣(市、區)財政補助40%。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由試點縣(市、區)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16、參加新農保集體如何給予補助?

梁席民:鼓勵鄉(鎮)、村集體和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為參保農村居民進行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民主確定,但最高不得超過1000元。

17、新農保如何參保?

梁席民:試點縣(市、區)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以行政村為單位,由所屬經辦機構核準參保資格、辦理登記、核定繳費額后,參保人員到新農保經辦機構繳費,新農保經辦機構負責為參保人員建立新農保個人賬戶,完全積累,記錄終身。

18、什么是新農保的基礎養老金?

梁席民:基礎養老金是由中央財政直接出資,對符合條件的60歲以上的農村居民發放的普惠式養老金,目前試點地區的基礎養老金,國家定為每人每月55元。

19、如何計算月領取養老金額?

梁席民:養老金待遇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55元,所需資金由財政根據年度計劃按實際人數撥付。

參保人月領取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額+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額=60周歲時個人賬戶基金積累總額÷139

20、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有那些?

梁席民:新農保實施后,參保人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經試點縣(市、區)農保經辦機構審批后,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支付終身,但其在試點地區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21、新農保領取養老金的方式?

梁席民:新農保待遇由經辦機構按月實行社會化發放,領取待遇人員每年應進行領取資格認定。在實施中大力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養老金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22、新農保參保人員故亡如何辦理?

梁席民:參保人在繳費期間死亡的,個人賬戶資金除政府補貼外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參保人在領取養老金期間死亡的,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等比例支付剩余部分外,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應在參保人死亡1個月內到所屬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終止手續

23、農民工可以參加新農保嗎?

梁席民:現在農民工流動很頻繁,他們可能在城市安家成為市民,也可能回到農村。他們如果在企業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并且享受城保待遇,那就不用參加新農保了;如果沒達到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要求,比如累計繳費不滿15年,他們可以按有關規定,把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積累轉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規定領取待遇。

24、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如何繳納社會保險費?

梁席民:參加社會保險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25、工傷保險制度的使用范圍是什么?

賈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工傷保險條例(2010年修訂)》(以下簡稱《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26、哪些人擁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賈輝:《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27、哪些情形下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賈輝:職工有下列情形的,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28、工傷醫療待遇包括哪些內容?

賈輝:工傷醫療待遇主要包括:

(1)職工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3)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29、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應如何處理?

賈輝:《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30、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應如何處罰?

賈輝: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1、用人單位未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應如何支付費用?

賈輝: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32、什么叫生育保險?

賈輝:生育保險是指由用人單位繳納生育保險費,建立生育保險基金,用來保障職工和職工未就業的配偶在生育、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等情況下能享受國家規定的生育保險待遇的一項社會保險。

33、對職工繳納生育保險費是怎樣規定的?

賈輝:職工無論男女,都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34、職工如何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賈輝:用人單位已經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其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職工未就業配偶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

生育醫療費用包括下列各項:(1)生育的醫療費用;(2)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3)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項目費用。

職工在下列情形下,可以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津貼:(1)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2)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3)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35、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是什么?

賈輝:《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按照此規定,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由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費。

36、職工退休后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賈輝:《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目前,國家對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尚無統一的規定,由各統籌地區根據本地區情況自行確定。

37、哪些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賈輝: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規定,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一是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二是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參保人由于第三人的原因發生人身傷害而產生的醫療費用,應當由第三人承擔;三是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項目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經費標準按單位服務綜合成本核定,所需經費由政府預算安排;四是在境外就醫的。境外就醫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黃迎新(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失業保險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建立失業保險基金,使職工在失業時可以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以保障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的一項社會保險。

39、失業保險的參保對象有哪些?

黃迎新:《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依法參加失業保險,繳納失業保險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決定將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有雇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納入參保范圍。

40、失業保險的繳費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黃迎新: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將本行政區域失業人員數量和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報經國務院批準,可以適當調整本行政區域內失業保險費的費率。

41、失業人員在什么條件下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黃迎新: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1)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3)已經進行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42、對失業保險待遇是怎樣規定的?

黃迎新:《社會保險法》規定: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43、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是否能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黃迎新: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44、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如何處理?

黃迎新: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

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45、對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黃迎新:(1)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并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2)失業人員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3)失業人員憑失業登記證明和個人身份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手續。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

46、失業人員在哪些情形下要被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

黃迎新: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1)重新就業的;(2)應征服兵役的;(3)移居境外的;(4)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5)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適當工作或者提供培訓的。

47、對違反《社會保險法》的單位和個人將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

黃迎新:《社會保險法》強化了違反本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有:

第一,用人單位違反《社會保險法》的法律責任。本法規定,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且在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期限內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法律責任。本法規定,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或者個人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應當退回騙取的金額,并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于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第三,違反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法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隱匿、轉移、侵占、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或者違規投資運營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審計機關責令追回;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有關行政部門和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社會保險法》的法律責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未履行社會保險法定職責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擅自更改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費率,導致少收或者多收社會保險費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有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泄露用人單位和個人信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給用人單位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8、公民可以對社會保險基金進行監督嗎?

高喜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紀檢組長):《社會保險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并作了以下規定:

第一,規定了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的設立、組成和主要職責。本法規定,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單位代表、參保人員代表,以及工會代表、專家等組成的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掌握、分析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對社會保險工作提出咨詢意見和建議,實施社會監督;聽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關于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的匯報;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進行年度審計和專項審計;對發現存在問題的,有權提出改正建議;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提出依法處理建議。

第二,規定了工會的監督。本法規定,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權參與社會保險重大事項的研究,參加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對與職工社會保險權益有關的事項進行監督。

第三,規定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向社會公布或者公開社會保險方面的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包括: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社會保險基金檢查結果;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參加社會保險情況以及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入、支出、結余和收益情況;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應當向社會公開審計結果。

49、《社會保險法》規定了社會保險監督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高喜民:《社會保險法》從人大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等三個方面,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險監督體系。

(1)人大監督。《社會保險法》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資運營以及監督檢查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組織對本法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等,依法行使監督職權。

(2)行政監督。《社會保險法》規定,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并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在社會保險監督方面的職責。第一,規定了各級人民政府在社會保險監督方面的職責: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第二,規定了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監督職責:一是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加強對用人單位和個人遵守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二是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三,規定財政部門、審計機關按照各自職責,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實施監督。

(3)社會監督。第一,規定了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的設立、組成和主要職責。《社會保險法》規定,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單位代表、參保人員代表,以及工會代表、專家等組成的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第二,規定了工會的監督。《社會保險法》規定,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權參與社會保險重大事項的研究,參加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對與職工社會保險權益有關的事項進行監督。第三,規定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向社會公布或者公開社會保險方面的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轉自中國勞動咨詢網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隱私聲明 | 廣告服務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歡迎投稿

您是第 832453 位來訪者

濟南志帆興業國際性文化科技教育創新有限責任集團著作權法每個   ©2009 - 隱私權優惠政策

京公網安備110106005380

聯系電話:010—51319686  51319668  傳真:010—51319668   郵箱:chinahrgl@126.com

448--------m.pwjzt.cn

520--------m.ohsr.cn

486--------m.cnfood.org.cn

493--------m.z8468.cn

1016--------m.nctuangou.com.cn

1018--------m.jiegaoled.com.cn

585--------m.tghrb.cn

369--------m.apki.cn

780--------m.tzrenhe.cn

136--------m.news8.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