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外包 >> 勞務派遣

我國勞務派遣《外包》行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 公布時光:2011/3/31

       國內外學術界對服務外包概念的理解很多。最簡潔的概念表述是:企業將原來在內部從事的服務活動轉移給外部企業去執行的一種業務安排。發展服務外包,就是轉移價值鏈上的非核心業務,全力發展自身的核心業務,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實現成本降低和競爭力提升的雙贏局面。

       根據服務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狀況,可將服務外包分為境內外包和離岸外包。境內外包,通常是指國內制造企業的服務外包,主要是在貨物生產和其他服務投入過程中發揮作用。由于產品價值鏈中服務的價值勝過物質生產本身,因此制造企業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地位的關鍵是保持企業的服務優勢,即在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風險資本、產品概念設計、市場研究等)、中游(如質量控制、會計、人事管理、法律、保險等)和下游(如廣告、物流、銷售、人員培訓等)的活動中,保持"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個階段的服務優勢。國內服務外包范圍十分廣泛,涉及IT服務、人力資源管理、金融、保險、會計、物流、研發、產品設計等眾多領域,是通常意義上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離岸外包則是順應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而產生的。近年來,作為全球外包集中市場的美歐日等發達國家,與教育水平較高而工資水平較低的中國、印度、愛爾蘭、菲律賓和俄羅斯等國家之間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正在蓬勃發展。

       境內外包和離岸外包具有許多類似的屬性,同時也存在很大差異。境內外包更強調核心業務戰略、技術和專門知識、從固定成本轉移至可變成本、規模經濟、重價值增值甚于成本減少;離岸外包則主要強調成本節約、市場占有、熟練技術勞動力的可用性,利用較低的生產成本來抵消較高的交易成本。在考慮是否進行離岸外包時,成本是決定性因素,技術能力、服務質量等因素次之。

        根據商務部頒發的《服務外包統計報表制度》,對服務外包概念的描述是:通過服務外包提供商向服務外包發包商提供信息技術外包(ITO)與業務流程外包(BPO)。其中,ITO強調技術,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務;BPO更強調業務流程,解決的是有關業務的效果和運營的效益問題。按照這個定義,我們將服務外包的分類和內容歸納為表一。

服務外包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從無到有,規模不斷擴大、領域逐步拓寬,業務范圍主要涉及電子信息產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服務對象涉及日、韓、歐、美、印度等。在全球服務外包市場分布中,我國所占市場份額還比較小。2005年我國軟件外包出口的總量大約為9.6億美元,僅占全球軟件外包出口總額的2.3%,其他外包服務業的市場份額則更小。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一批外包產業集聚、經濟效益顯著的國際服務外包園區;本土外包企業迅速成長,逐步改變了最初以外資企業為主的格局。

        為推動中國服務外包業的發展,國務院已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在全國建設若干個服務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商務部2006年開始啟動了承接服務外包的"千百十"工程,確定的首批五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分別是大連、西安、成都、上海、深圳;2007年初,天津、北京、南京、杭州、武漢和濟南被認定為第二批"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

        首批五個基地城市服務外包業務發展的規模、水平和方向各有特點,但是,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一是人才資源結構不盡合理。我國雖然擁有多所高校,具有豐富的人才儲備,但人才結構并不十分合理。以軟件產業為例,目前軟件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結構,而軟件人才結構則呈"橄欖型",位于產業上層的軟件架構師、系統設計師嚴重短缺,屬于產業基礎的軟件藍領非常稀少,而處于金字塔中層的系統工程師相對過剩。

       二是布局分散難以形成集聚效應。產業集聚能夠產生顯著的經濟效應,服務外包也很講究規模效應,但目前我國服務外包發展布局比較分散,企業規模小,缺少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缺乏規劃布局引導政策,承接與開發大型服務外包項目能力不足,集聚效應受到較大制約和影響。

        三是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服務外包的發展涉及到寬領域、多部門,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進行產業支持。從外包企業的工商登記政策、人才政策到稅收政策、財政政策等,需要有一整套的優惠政策對服務外包進行扶持。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配套的扶持政策,雖說目前我國都有政策支持服務外包的發展,但是這些政策僅涉及某一領域,加之有些政策(如稅收)又無法落到實處,政策效應很難體現。

        四是市場不夠規范。我國服務外包市場還存在許多不規范的現象,如外包服務質量的監控還不到位、服務外包合同還不是很規范、履行合同也不是很嚴格,缺乏行業標準以及市場不正當競爭等現象仍較多。

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思路

       盡管我國服務外包尚處于起步階段,總體規模還很小,但發展的潛力巨大,優勢明顯。從人力資源看,2005年全國科學家和工程師超過250萬人。全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在400萬人以上;從市場看,跨國公司制造業繼續向我國轉移,為我國承接與之配套的生產性服務外包業務提供了市場。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將繼續吸引外資企業在華承接服務外包業務。我國企業對于開拓國際市場、創建國際品牌的需求增加,也將吸引跨國公司將現代服務業向我國轉移;從政策環境看,我國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外商投資環境,很多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建立了較完整的支持服務體系;從基礎設施看,我國交通、電力、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較好的硬件條件。

       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高度提高認識。有數據顯示,相較于制造業2%-5%、最高不超過15%的增值幅度來說,服務外包的增值幅度高達100%。從收益來看,服務外包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來料加工制造業的20倍,能耗卻只有制造業的20%。因此,服務外包產業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我們要利用服務外包這個"綠色引擎"促進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升級,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高度,增強對發展服務外包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對服務外包產業推進工作的組織領導。建議國家盡快建立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聯席會議制度。盡快由國家有關部門和服務外包重點城市組成聯合小組,研究制定《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若干意見》。強化對全國發展服務外包的指導和支持,集資金、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資源,加快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盡快取得突破。

       統籌規劃布局。各地應根據自身比較優勢確定重點發展領域、重點承接國家和地區,實行錯位發展,打造城市服務外包品牌。國家認定的服務外包重點城市,要抓緊組織編制服務外包發展規劃,明確服務外包發展的目標、重點領域和區域,立足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以及研發中心、設計中心、物流采購中心、管理營運中心等,發展高端服務外包產業,發揮基地城市的帶動作用。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應要重點規劃建設服務外包集聚區,充分發揮聚集效應和帶動作用,打造集研發、生產、服務應用為一體,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逐步形成規模優勢、成果優勢、技術優勢,示范引導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甚至更大范圍的產業發展。

        發揮產業政策的促進作用。為促進尚處于起步階段的服務外包產業快速成長,應根據國家產業發展的需要,擴大優惠政策在現代服務外包行業的覆蓋面,針對行業特點制定分類優惠政策。盡快研究出臺全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建立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鼓勵外包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參加國際軟件認證、人才教育培養以及全省公共技術服務設施建設和集聚區建設。大力改善服務外包企業投融資條件,鼓勵銀行向軟件出口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鼓勵外資和民間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軟件和信息服務領域;服務外包企業在稅收、外匯、海關、工商等方面享受軟件企業同等待遇,軟件和信息服務出口免征關稅,國家重點軟件出口企業免征所得稅;外包企業實行網上報關,經核準,憑海關手續辦理結匯和退免稅手續;將服務外包納入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考核獎勵體系。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服務外包提供商,重點吸引歐、美、日等國家來中國設立服務外包企業,帶動提高地區服務外包層次。完善招商引資機制,創新招商方式,推進集聚區招商、網上招商、代理招商,舉辦形式多樣的服務外包專題招商會、研討會。積極培育服務外包企業及品牌,通過發展信用擔保機構、支持服務外包企業直接融資,扶持其做大做強。積極為企業創造與跨國公司接觸的機會,樹立良好的中國服務外包形象。

       加強人才培訓和引進。服務外包重點城市要制定吸引服務外包高級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在居住和其他生活方面給予更大便利;設立專門人才引進資金,加大對高級人才的引進力度;對經培訓簽訂工作合同的人員,給予培訓費補貼。引導和推進各類研究院、設計院轉型升級,引導各類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增加有關服務外包的課程設置,加強日語、英語教育,培養實用人才,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服務外包專業教育。支持建立校企結合的服務外包人才綜合培訓和實驗基地,對大學畢業生開展實訓,大力培養適合外包企業發展需要的實用技能型和創業型人才,建立創新型公共培訓服務平臺,充分利用和提升現有公共實訓基地,加大對服務外包領域急需的新職業開發,每年推出若干個服務外包領域的職業培訓項目。

       做好統計與分析。建立服務外包公共信息平臺,組織對國外技術規范的引進和翻譯工作,盡快使國內規范與國際接軌。加強服務外包統計管理,為有關研究、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根據商務部《服務外包統計報表制度》規定,從服務外包企業、服務外包合同和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三方面制定服務外包統計對象的界定標準。此外,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法規體系,嚴厲打擊各類侵權行為,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隱私聲明 | 廣告服務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歡迎投稿

您是第 831782 位來訪者

合肥志帆興業亞太育兒教育科枝有局限大公司專利權那些   ©2009 - 手機個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京公網安備110106005380

聯系電話:010—51319686  51319668  傳真:010—51319668   郵箱:chinahrgl@126.com

448--------m.pwjzt.cn

520--------m.ohsr.cn

486--------m.cnfood.org.cn

493--------m.z8468.cn

1016--------m.nctuangou.com.cn

1018--------m.jiegaoled.com.cn

585--------m.tghrb.cn

369--------m.apki.cn

780--------m.tzrenhe.cn

136--------m.news8.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