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外包 >> 勞務派遣

同工同酬依舊路漫漫 發布公告時間間隔:2009/7/27

《勞動合同法》正式施行至今已有一年多了,該法律對“同工同酬”問題有著明確規定。對那些被用人單位劃歸為派遣工、臨時工的勞動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福音: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們將和同崗位的“正式工”拿同樣的工資,享受同樣的福利待遇。但據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在許多用人單位,同工不同酬的現象還普遍存在。

  雖然掙錢少但卻不敢說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于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勞動業績的勞動者,支付同等的勞動報酬。由此可以看出,同工同酬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相同;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付出了與別人同樣的勞動;三是同樣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業績。

  趙大姐今年40多歲,來自河南農村,由同村人介紹,來到北京務工。她被一家勞務公司派遣到一所大學當保潔員,工作雖辛苦,但始終勤勤懇懇。

  趙大姐和大學直接招收的保潔員(正式工)做著同樣的工作,卻因勞務公司還要收取派遣費,第一年實際只能拿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第二年,趙大姐的工資上漲了幾十元,但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準也上調70元,因此,趙大姐得到的還是最低工資。相比同崗位其他人,趙大姐的工資要低300多元。對此,她心中雖有不滿,卻從不敢抱怨。

  “工作是同村人介紹的,如果我向用人單位討說法,等于砸了介紹人的飯碗,所以少點就少點吧。”當記者告之《勞動合同法》中有“同工同酬”的規定時,她稍顯無奈,坦言雖有所耳聞,但怕丟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因而保持沉默。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明確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但像趙大姐這樣,與正式工干一樣的活,但勞動報酬卻低很多的事例不在少數,雖然當事人都知道不公平且違法,但大多數選擇無奈接受。

  上海市總工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同樣從事一線崗位工作,勞務派遣工的平均工資收人僅為“正式工”的81.52%;而據記者直接向部分勞動者了解到,用工單位歧視派遣工的現象比較常見,派遣工收入低于“正式工”50%的企業也是存在的。

  不僅待遇差而且不公平

  張先生是云南省一家煙廠的協議工,他十幾年來兢兢業業地為單位工作,但同工種、同崗位的“正式工”,待遇卻比他要高幾倍。除此之外,“正式工”所擁有的一切待遇他都沒有,連社會保險也不能享受到。

  前幾年,因為企業招工時有口頭約定:“農民協議工待遇按國家政策辦”,張先生一直持觀望態度,心想以后肯定會得到解決,但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這種情況一直沒有好轉,反映了幾次也均以失敗告終。他現在已經意識到再拖下去,對自己越來越不利,退休后可能什么保障都沒有,準備提起勞動爭議仲裁,至少也得要個退休費。

  張小姐是合同工,與張先生有著相同的命運。在單位,逢年過節她只得到200元,而“正式工”卻可得到500元,她也沒有“正式工”所擁有的社保等多項福利。“在整個單位,一些苦累的活都是我們合同工干,而一些簡單輕松的活卻總是‘正式工’在做,但待遇相差那么多,我覺得真的很不公平。”

  一位勞務派遣工在網上論壇寫道:一線生產人員中,我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多數是熟練的技術骨干,但工資基數低,超額工時拿錢比別人少,不能評先進,又少了一份收入。看到勞模去療養很羨慕,自己沒有評勞模的權利,也不能申請困難補助。是誰,把我們劃為另類?

  同工同酬還需各方努力

  專家指出:“同工同酬”的內容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男女同工同酬。第二,不同種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第三,地區、行業、部門間的同工同酬。第四,企業內部的同工同酬。而這,也是同工同酬中最重要的內容。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老師周其洪表示:造成同工不同酬的原因主要是法律存在漏洞。法律雖然在不斷完善中,但還沒達到盡善盡美,因此一些用人單位鉆法律空子,大量使用“派遣工”、“臨時工”。而這些員工工資水平較低,且沒有正式員工的福利,使單位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從而增加了企業的利潤。

  周其洪說,這其中也不排除個別派遣單位中間作祟。某些用人單位會將所有工資付給派遣單位,再由派遣單位二次分發給派遣工,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派遣單位則從中克扣,只付給員工少量的工資。如今的勞動力市場存在著供過于求的現象,勞動力在就業過程中明顯處于弱勢,因此一些勞動者遇到權利損害只能選擇忍氣吞聲,特別是農民工異地就業,往往不敢抗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曾提出,對于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是用工的“雙軌制”導致了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一般是指,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基于勞動者不同的身份,形成兩種不同的用工方式,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給予不同的待遇,甚至在同樣工作或同一崗位條件下,干同樣的活,給予不同的待遇。比如,有的用人單位根據員工身份或戶籍的不同,把員工分為全民工、集體工或正式職工和農民工等;有的用人單位則將勞動者分為固定工和臨時工、勞務工等。

  蘇海南認為,要想徹底解決“雙軌制”問題,還是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企業全面建立起真正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徹底消除勞動者的不同身份差別,促使企業依法用工,真正實現同工同酬。

  周其洪表示,完善法律體制,加大監管和懲治力度,也是解決同工不同酬的有效手段。另外,同工不同酬不但是一個法律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對于性別、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的同工不同酬問題,需要整個社會觀念的改變。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隱私聲明 | 廣告服務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歡迎投稿

您是第 829039 位來訪者

長沙志帆興業國際聯盟培育網絡十分有限責任有限公司出版權大部分   ©2009 - 個人人身自由權稅收政策

京公網安備110106005380

聯系電話:010—51319686  51319668  傳真:010—51319668   郵箱:chinahrgl@126.com

448--------m.pwjzt.cn

520--------m.ohsr.cn

486--------m.cnfood.org.cn

493--------m.z8468.cn

1016--------m.nctuangou.com.cn

1018--------m.jiegaoled.com.cn

585--------m.tghrb.cn

369--------m.apki.cn

780--------m.tzrenhe.cn

136--------m.news8.org.cn